充电桩比是衡量充电桩建设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自2014年国网很多方面开放公有桩建设,以及2015年中国提出车桩比1:1战略目标以来,充电桩建设如火如荼,车桩比(按保有量计)由2015年的8.8:1已下降至2021年的3:1,充电配套明显改善。虽然距离早先提出的1:1车桩比目标仍有差距,但企业通过以调节投建的方式验证了车桩比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随着电池容量的提高和直流充电桩功率的提升,用户的关注点将从充电桩数量转为质量;合理的公共充电桩布局,充电桩功率的提升和私人桩的建设也会抵消部分公共充电桩数量上的需求,预计按保有量变化的车桩比在短期内难以大幅波动,中长期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预计未来车桩比仍有下降空间。 流充电桩多数为家用,小电流、桩体较小、充电时间稍长,适用于自用电动车。中山地下车库充电桩加盟
充电桩上游技术门槛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低,竞争尤其激烈。自2014年国家电网向民间资本开放电动车充电桩市场,一大批充电桩公司应运而生,硬件行业竞争剧烈,同时,由于设备门槛低,充电桩整机制造商与元器件生产商、中下游的建造运营商有部分重合。比如特锐德虽主要负责充电桩的运营,但也进行充电设备元器件的生产,普天新能源和特斯拉的业务也兼顾了充电桩的整机制造和运营。充电桩建设市场规模测算充电桩市场空间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正相关,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经我们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73万辆,保有量将接近2800万辆。参考历史年度车桩比值,2017年后车桩比长期稳定在3:1左右,假定2022~2025年车桩比为3:1,则到2025年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930万台(包含公共桩及私人桩),保有量4年CARG为37.3%。 佛山移动直流充电桩设备厂家充电桩(螺栓)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智能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它不仅解决了传统充电设施的诸多问题和痛点,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和价值。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未来智能充电桩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物业管理软件的智能充电桩部分的专业解决方案: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充电。用户只需用手机扫描插座对应的二维码即可开始充电。操作安全、方便。。车辆充满电后,会及时切断电源。车辆充满电后,充电桩会自动切断电源。有异常,将立即切断电源,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有效规范了小区之内的停车秩序。由于充电桩都在固定的位置,可以解决大部分私接电线、乱停乱放的问题,有效规范小区停车秩序。
2021年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分别占43.8%和56.2%。由于新基建主要发力于公共充电桩,我们预计公共桩的比例将提高至45%~50%;随着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私人桩的配建比例也将提升。因此我们假定2022~2025年公共/私人桩分别占45%/55%。在公共充电桩领域,2018年后国内直流桩与交流桩之比基本维持在4:6。由于直流桩的充电效率较高,可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利用率,直流充电桩的比重会持续攀升,因此我们保守假定2022~2025年公共充电桩中直流占比为45%。假定单个公共直流/交流桩投资分别为10万和0.5万元,私人充电桩投资约为0.3万元。 充电桩行业受新能源汽车带动迎来高速发展期。
早期充电桩市场由国家主导,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家电网和普天新能源,同时比亚迪为自身生态建设入局较早。2015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大量社会资本进入行业开启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2016年后由于竞争加剧,部分企业退出市场;同时企业差距逐渐拉大。《2020年单位工作报告》中充电基础设施正式被纳入七大“新基建”产业之一;2021年国家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应坚持稳字当头,强化政策发力,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组成之一,在稳增长主线下,建设节奏或将加速。 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充电桩基础设施潜在空间巨大。上海美标充电桩加盟
充电桩服务商也会为大众提供智能、快捷的充电桩服务,满足众多新能源车主对充电桩的需求。中山地下车库充电桩加盟
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主导模式:充电资源分配更优,单桩利用率提升第三方充电平台一般不直接参与充电桩的投资建设,通过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将各大运营商的充电桩接入自家SaaS平台,以智能管理为依托提供商业价值,其独特的流量优势使其他企业短期内难以复制。以平台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可打通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充电体验。此种模式的收益来源于与运营商的服务费分成和以大数据挖掘为基础的增值服务,因此与运营商之间会存在部分利益矛盾,一旦头部运营商退出合作第三方平台的价值将难以体现,因此需建立完善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机制。 中山地下车库充电桩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