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应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开设其他课程需要的教室;小学应设科学(自然)实验室或综合实验室和开设其他课程需要的教室。第七条实验室用房包含实验教学用房、配套用房和附属用房。实验教学用房主要用于师生开展实验教学活动;配套用房主要用于储藏和陈列仪器、设备、试剂、挂图、标本、模型;附属用房主要是准备室、实验室管理员办公室、教具维修室、暗室等。实验教学用房的面积应能够满足分组实验教学的需要并适度冗余,配套用房和附属用房的面积应能够满足仪器设备存放和实验教学准备活动的正常开展。第八条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霉等条件,应符合教学的要求。要做到安全、环保,根据需要设置电源、网络接口和给排水管道、以及排气、排污、排毒等设施,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实验操作考核创造良好的条件。实验室要有相应的实验桌凳,满足学生分组实验的需要;仪器室要有数量充足的仪器柜,按学科分类存放仪器、试剂、标本、模型等。第九条学校应根据选用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材的教学需要,采取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选配、定制、自制的方法。为学生、教师对实验操作技能和仪器操作技能进行测评。甘肃实验信息管理与实验教学管理软件
做好实验仪器设备、试剂及耗材的准备;落实教师实验预做,研判实验风险,制订实验教学方案及安全预案。9.指导先学自研。做好实验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通过设计前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要点和仪器操作方法,发现问题,标记疑点,提出问题,教师掌握学生自研学情,调整教学程序。10.明确实验任务。引导学生明确实验任务、实验目的,让学生先动脑思考再动手操作,清楚实验过程、方法及操作关键点,为学生搭建适当的学习阶梯,激发探究兴趣,激励主动积极参与。11.突出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关注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开展实验,完成科学探究任务。12.加强实验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论证方案可行性、修改完善方案,经历实验过程,完成结果分析,在交流反思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13.鼓励实验创新。围绕实验教学重点、难点,积极开展实验改进和创新,针对实验现象不明显、难成功、实验操作繁琐或者存在安全、****的实验,可对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材料、装置等进行改进。河北实验教学服务实验教学管理系统通过AI摄像头轮巡采集实验室的使用情况。
规格根据需要确定10学生凳张48484811学生成果展示柜个若干若干若干12急救箱个11113灭火器个111说明:Ⅰ、Ⅱ类实验室配备多媒体设备不少于1套。3.科学探究室配置要求科学探究室应根据办学特色,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可以和科学实验室合用,有条件的应单独设置。4.科学仪器室、准备室配置要求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备注Ⅰ类Ⅱ类Ⅲ类1仪器柜1000×500×2000(mm)个若干若干若干可变通结构设计、数量按实际需要确定2准备实验台2400×1000×850(mm)张111兼维修工作台,配电源,规格根据需要确定3水嘴及水池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套111置于准备台侧或室角4网络信息口个22(2)5资料柜个111存放实验室管理资料6管理用计算机含管理软件台11(1)7常用维修工具金工、电工、木工等维修常用工具套1118遮光窗帘若干若干若干根据需要说明:仪器准备室宜与实验室毗邻设置,使用面积应满足仪器存放要求,并留有30㎡左右的空间为教师作实验准备。5.标本室配置要求序号设备名称参考规格要求数量单位备注1标本柜(橱、架)若干个规格根据%u655需要2模型柜。橱、架)若干个规格根据%u655需要3干湿球湿度计1个4遮光窗帘若干根据需要说明:标本室使用面积:60㎡左右/间。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教基〔2019〕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深化教育教学**,**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现就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构建与德智体美劳**培养的教育体系相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统一的实验教学体系。夯实基础,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实验,切实扭转忽视实验教学的倾向;拓展创新,不断将科技前沿知识和**技术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注重实效,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情境体验、探索求知、亲身感悟和创新创造,着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意志品质。二、主要举措1.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教育部制订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和操作指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将实验教学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科教学基本规范。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
营造科学教育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主要媒体所属新媒体平台开设科学教育专栏,加大对科学教育的宣传引导力度,激励中小学生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将科学教育纳入“双减”宣传工作矩阵重点任务,鼓励和各地主要媒体与各级各类科学教育机构、科技类社会组织合作,加强原创科普作品创作,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传播创新,营造重视支持科学教育浓厚氛围。13.优化数字智慧平台,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链接科学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各界制作上线“科学公开课”“家庭科学教育指导课”等,不断丰富平台资源。建立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学课、科学教育场所资源库,强化资源征集、对接、调度机制,高效有序安排地方及学校选择使用。四、做好相关衔接14.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形成学校教育有益补充。各地要合理规划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总体规模、设置标准、审批程序,引导机构合法经营、规范发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将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施全流程监管。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适当引进合规的科技类非学科培训课程。15.严格竞赛活动管理。做到定期检查与监督,落实实验室安全主题责任。山东实验教学与管理实验教学软件定制
提升实验教学安全管理能力。甘肃实验信息管理与实验教学管理软件
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招实验操作考试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通知》(教技装〔2018〕811号)要求,确保按省统一规划,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手段在中招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小学实验能力考核评价机制方法;从2024年起将普通高中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全省统一学业水平考试。(二)规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1.建好标准化实验室。要坚持“够用、好用、实用”的原则,按照《河南省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科学配置中小学实验室,保证实验室、仪器(药品)室、装备室的数量、面积、仪器设备配备等达到标准要求,保障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继续开展河南省教育装备标准化实验学校建设工作,按规划到2022年底完成500所义务教育装备标准化和50所普通高中教育装备标准化实验学校建设。总结经验,提炼成果,组织推广,充分发挥示范**作用。2.探索建设创新型实验室。在按标准建好实验室、**教室的基础上,鼓励探索建设数学实验室等学科功能教室、综合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等创新实验室。形成500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备、效果显现的创新实验室建设案例,向全省宣传推广。大力促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示范应用,促进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新科技的融合。甘肃实验信息管理与实验教学管理软件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责任,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各校要强化实验教学管理,将实验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找准薄弱环节,落实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二)保障经费投入。各地要在每年的教育经费预算中安排开展实验教学所需经费,并向确需保留的农村**和薄弱**倾斜。**办学条件达标后应建立教育装备运行的保障机制,安排经费用于添置、更新、维护实验仪器设备及教学资源,确保仪器设备能正常使用。鼓励各地创新经费投入机制,对有规划、有目标、有方案的特色实验教学空间建设提供支持。(三)强化督导考核。各级教育督...